白补药-补虚益损强筋壮骨的传统良药
概述
白补。地等药是一种在传统中医中常用的草药,也被称为翻天雷公。它属于唇形科植物硬毛地梗鼠尾草的全草部分。主要分布在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与归经
白补药具有辛、甘。肺于经归、平的性味,归经于肺。
功能与主治
这种草药主要用于补虚益损、强筋壮骨。适用于治疗肺病、虚弱干瘦、头晕目眩以及劳伤疼痛等问题。
用法与用量
白补药一般通过煎汤服用,每次用量约为15-30克。也可以用来泡酒饮用。
附方
- 治疗虚弱干瘦,头晕目眩:白补药一两,炖肉食用。
- 治疗劳伤疼痛:白补药一两,泡酒服用。
采收与加工
白补药通常在夏季和秋季进行采收,采收后需要洗净并晒干。
原形态
硬毛地梗鼠尾草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,高度约在20-30厘米之间。茎部有些许倒伏的微柔毛。基生叶很多,叶柄长度大约在2.5-9厘米,被疏而纤细长2-3毫米的多节硬毛覆盖。茎生叶2-4片,叶片呈心形或卵圆形状披针形,顶端圆或接近锐尖,两面几乎无毛。
生境与分布
这种草药生长在海拔120-1250米的山地、路旁、疏林下或村舍附近。资源主要分布在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图鉴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