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中药百科

棉花子药用价值与使用方法 - 温肾通乳活血止血

2025-01-25 21:31:45 中药百科 阅读 114

基本息信信息

【药材名称】棉花子 【毒】

【拼音名称】mianhuazi

【别名】。核花棉、木棉子、棉花核。

【科属】为锦葵科植物草棉、陆地棉、海岛棉和棉的种子。

【产地】分布详情见【生境分布】

性味归经与功能主治

【性味】辛;性热;有毒。归肾;脾;女子胞经

【功能主治】温肾;通乳;活血止血。主阳痿;腰膝冷痛;白带;遗尿;胃痛;乳汁不通;崩漏;痔血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6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水熏洗。

注意事项

阴虚火旺者忌服。

临床应用

1.治阳痿不起:棉花子(水浸,晒干,烧酒拌炒,去壳用仁)半斤,破故纸(盐水炒)、韭菜子(炒)各二两。为末,葱汁为丸,梧子大。每服二钱,空心酒下。

2.治肾于大小偏坠:棉子煮汤入瓮,将肾囊坐入瓮口,俟汤冷止。一二次散其冷气自愈。

3.治虚怯劳瘵,久嗽吐血不止:棉花子不拘多少,童便浸一宿,为末。每服一钱,侧柏叶汤下。

4.治肠风、肠红下血:淮棉花核一升,槐米七钱。用天目芽茶四两,泡汁,将二味炒燥,入茶汁内,复泡又炒,如此数次,汁干为度,磨末。每服三钱,空心酒调下。

5.治肠风下血:生柿子二个,竹刀切去蒂核,以棉花子塞入柿内,仍盖好,瓦上煅存性,研细末,米饮热调服,重者三服。

6.治痔:棉花子,槐树梗、叶,煎汤洗熏。

7.治痔漏:棉花子仁六两,乌梅六两。共捣烂为丸,梧桐子大。早晚各服三钱,开水送下。

8.治血崩:方一、棉花子仁(炒黄色)、甘草、黄芩等分。为末。每服二钱,空心黄酒下。

9.治经水过多不止:棉花子,瓦器炒尽烟,为末。每服二钱,空心黄酒下。

原形态

1.草棉 一年生草本至亚灌木,高达1.5。疏被柔毛,叶互生;叶柄长2.5-8cm,被长柔毛;托叶线形,长5-10mm,早落;叶掌状5裂,直径5-10cm,通常宽超过于长,裂片宽卵形,深裂不到叶片的中部,先端短尖,基部心形,上面被星状长硬毛,下面被细绒毛,沿脉被长柔毛。

2.陆地棉 本种与草棉的区别在于:叶掌状至浅裂,裂片宽三角形至卵圆形;小苞片3、基部离生,心形,先端具7-9齿,齿裂的长约为宽的3-4倍;雄蕊柱长1-2cm,花丝排列疏松;蒴果卵圆形,种子除被长棉毛外,还有不易剥离的短棉毛。

3.海岛棉 本种与上两种之区别为多年生亚灌木或灌木,高2-3m。被毛或除叶桶和叶背脉外近无毛;小枝暗紫色,具棱角。

4.树棉 多年生亚灌木至灌木,高达3m。叶掌状5深裂,裂片长圆状披针形。

生境分布

1.我国甘肃、新疆、广东、四川和云南等地均系栽培。原产阿拉伯和小亚细亚。

2.泛栽培于我国各棉区。原产美洲墨西哥。

3.广东、海南、广西和云南等地有栽培。原产于南美热带和西印群岛。

4.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产棉区广泛种植。自陆地棉输入我国后,树棉品种已淘汰。原产印度。

性状

种子呈卵状,长约1cm,直径约0.5cm。外被2层白色锦毛,一层长棉毛及一层短茸毛,少数仅具1层长棉毛。质柔韧,研开后,种仁黄褐色,富油性。有油香气,味微苦。

各家论述

1.《本草经疏》:木棉子,祛风湿、寒湿之药也。惟其辛,故能散风邪;惟其热,故能除寒湿,凡下部有风寒湿邪者宜之。

2.《本草正义》:旧方每以棉花子仁为和血止血之品,如治便血、淋血、崩、带、痔、漏等症,则皆和血之义,而无寒凉积瘀之患。又为补肾起痿,养老扶弱等用,则又温养之法,而无刚暴燥烈之虞。

3.《本经逢原》:烧存性,解梅疮毒,痔漏,脱肛,下血,每服半两,黑豆淋酒服之。

4.《药性考》:补虚,暖腰,治损。

5.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有促进母乳分泌之效。

6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温肾,止痛。 治白带,并治小儿遗尿。

采收储藏

秋季采收棉花时,收集种子,晒干。

化学成分

种子含棉酚(gossypol),棉紫色素(gossypru-purin),痕量6-甲氧基棉酚(6-methoxygossypol)。油的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(palmitic aicd),油酸(oleic acid),亚油酸(linoleic acid),硬脂酸(stearic acie)。

药理作用

1.止咳作用:小鼠口服棉根皮水煎剂或从棉根皮分离出的棉酚(Gossypol)或天门冬酰胺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。

2.祛痰作用:小鼠口服棉根皮粗提物树脂有明显的祛痰作用。

3.平喘作用:豚鼠口服粗提物树脂或天门冬酰胺有一定的平喘作用。

4.抗菌及抗病毒作用:体外试验棉根皮煎剂及其各种提取物对肺炎球菌、溶血性链球菌、卡他球菌、流感杆菌等都有一的抑制作用。

5.抗癌作用:接触试验表明,棉酚对吉田肉瘤有显着抑制作用。

6.对子宫的作用:叶及茎的煎剂或水提取物对大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。

7.其他作用:棉根皮水煎剂给大鼠或小鼠灌服7-14天,皆不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、性激素或同化激素样作用。

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学习参考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邮箱联系我们删除!

猜你喜欢

  • 梨树根药材介绍-性味功能与应用 中药百科

    梨树根药材介绍-性味功能与应用

    梨树根(lishugen),别名糖果根、糖梨根,为蔷薇科植物白梨、沙梨或秋子梨的根。其性味甘淡、平、无毒,归肺、大肠经。功能主治包括清肺止咳和理气止痛,用于治疗肺虚咳嗽和疝气腹痛。通常内服剂量为煎汤10-30g。全年均可采收,挖取侧根后洗净、切段、晒干。主要分布于中国各地不同海拔区域。根呈圆柱形,表面黑褐色,质硬脆,断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,气微,味涩。

    2025-01-25 118
  • 大金发藓-传统中药材及其应用 中药百科

    大金发藓-传统中药材及其应用

    大金发藓是一种传统中药材,属于金发藓科植物,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。其性味甘寒或淡平,具有滋阴补虚、止咳止血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肺病咳嗽、吐血、盗汗等症状。通常内服煎汤或炖肉,也可外用研末调敷。主要采集于夏秋雨后。

    2025-01-25 111
  • 大地棕根药用价值与应用详解 - 补肾壮阳与祛风除湿 中药百科

    大地棕根药用价值与应用详解 - 补肾壮阳与祛风除湿

    大地棕根(dadizonggen)是来自仙茅科植物大叶仙茅的根茎,分布于中国华南、西南及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西藏等地。其性味辛、微苦,性温,归肾、肺、肝经。具有补肾壮阳、祛风除湿、活血调经的功效,用于治疗肾虚咳喘、阳痿遗精、白浊带下、风湿痹痛等症。临床应用显示,大地棕根对治疗慢性气管炎有显著效果,多数患者在服药4-8天后症状明显改善。

    2025-01-25 128
  • 大巢菜-中药百科全书系列 中药百科

    大巢菜-中药百科全书系列

    大巢菜是一种分布广泛的豆科植物,别名多样,主要以全草或种子入药。其味甘、辛,性寒,归心、肝、脾经,具有益肾、利水、止血、止咳等功效,用于治疗肾虚腰痛、遗精、黄疸、水肿、疟疾等多种症状。大巢菜主要在我国各地山脚草地、灌木林下生长,4-5月采割,晒干后保存。此外,其种子含毒性成分,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。

    2025-01-25 118
  • 葱实-温肾明目,解毒佳品 中药百科

    葱实-温肾明目,解毒佳品

    葱实是百合科植物葱的种子,全国各地均有栽植。味辛,性温,具有温肾、明目、解毒的功效,用于治疗肾虚阳痿、遗精、目眩、视物昏暗、疮痈等症状。内服时可煎汤或入丸散,外用可熬膏敷贴。夏秋季节采收果实,晒干后搓取种子。种子呈三角状扁卵形,表面黑色,质地坚硬,气味特殊,咀嚼时有葱味。主要功效记载于《本经》《本草经集注》和《中药志》等文献。

    2025-01-25 107
  • 刺人参-补气助阳的东北珍品 中药百科

    刺人参-补气助阳的东北珍品

    刺人参是一种来自五加科植物的珍贵中药材,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。其性味甘微苦、性温,具有补气助阳、止咳、通络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气虚体弱、神疲乏力、畏寒肢冷、阳痿、虚咳久嗽、风寒湿痹、糖尿病、高血压病等症状。刺人参的根和茎可煎汤或制成酊剂服用,采收季节为夏秋两季。

    2025-01-25 111
  • 刺菱-野生水生草本的药用价值与形态特性 中药百科

    刺菱-野生水生草本的药用价值与形态特性

    刺菱,又称野菱,是菱科植物的果实,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,生长于水塘或田沟中。其味甘性平,无毒,可补脾健胃、止渴生津、平肝气、通肾水、益血消食,老者煮食则健脾止泻。刺菱为一年生水生草本,叶二型,浮生叶有海绵质气囊,花白色,果实三角形,四角有刺,花期7-8月,果熟期10月。

    2025-01-25 105
  • 慈竹笋-中药药材知识详解 中药百科

    慈竹笋-中药药材知识详解

    慈竹笋是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嫩苗,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。它性平、味甘,具有调气、治疗脱肛、疝气和疮疡的功效。通常内服煎汤15-30克,鲜品60-120克,或炖团鱼食用;外用则烧存性调敷。最佳采收时间为6-9月或12月至翌年3月。慈竹高5-10米,梢端细长,全竿约30节,广泛栽培于房前屋后或低丘陵地带。

    2025-01-25 98
  • 韭菜的药用价值与临床应用 - 功效、用法与注意事项 中药百科

    韭菜的药用价值与临床应用 - 功效、用法与注意事项

    韭菜是一种广泛栽培的中药材和食材,具有辛辣味道和温热性质,主要归肝、胃、肾、肺、脾经。它可用于补肾、温中行气、散瘀、解毒,适用于肾虚阳痿、里寒腹痛、噎膈反胃等症状。韭菜在多种中成药中也有应用,如八子补肾胶囊、巴戟补肾丸等。其用法多样,可内服或外用。需要注意的是,阴虚内热及疮疡、目疾患者应忌食。

    2025-01-25 129
  • 狗肾-中药材功能与应用详细介绍 中药百科

    狗肾-中药材功能与应用详细介绍

    狗肾,又称狗鞭、黄狗肾、广狗肾,为犬科动物狗的肾脏。全国各地均有饲养。味甘、咸,性温,归肾经。具有补肾温阳功效,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身冷等症状。常见中成药如参苓益肾酒、参茸三肾胶囊等均含狗肾成分。用法为煮食,每次1-2枚。狗肾含有雄性激素、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。

    2025-01-25 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