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竹笋-中药药材知识详解
基本信息
中药材名称:慈竹笋
拼音名称:cí zhú sǔn
别名:慈竹笋
科属: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嫩苗
产地与分布
主要产地: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
生态环境:常见于农家栽培房前屋后或低丘陵地带
性味与功能主治
性味:性平,味甘
功能主治:用于治疗脱肛、疝气、疮疡等症状
用法与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克,鲜品60-120克;或炖团鱼食用
外用:适量,烧存性调敷
采收与储存
采收时间:6-9月或12月至翌年3月笋期采集
储存方法:鲜用或晒干保存
原植物描述
植株形态:高5-10米,梢端细长呈弧形或下垂,全竿共有30节左右;节间圆筒形,长15-30厘米,直径3-6厘米
详细特征:秆环平坦,箨鞘革质,背部密布白色短柔毛和棕黑色刺毛,箨片两面均有白刺毛
药理作用
各家论述:
- 《分类草药性》:烧灰研细,可用于治疗小儿肥疮。
- 《重庆草药》:能调气,治疗脱肛、疝气。
图鉴




注意事项
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医师,确保安全和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