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菱-野生水生草本的药用价值与形态特性
刺菱,又名野菱,是一种常见的水生草本植物。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,生长于水塘或田沟之中。它的果实小巧可爱,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。
别名与科属
别名:野菱
科属: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实。
性味与归经
性味:味甘,性平,无毒。
归经:入脾、肾、肝经。
功效与主治
生食:刺菱可以补脾健胃,止渴生津,平肝气,通肾水,益血消食。
老者煮食:健脾,止泄痢。
植物形态
刺菱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。叶二型,浮生叶的叶柄长5-10cm,有海绵质的气囊,呈长纺锤形或披针形;叶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,长宽各约2-4cm,上部边缘有锐齿,基部边缘宽楔形,全缘,上面深绿色有光泽,下面淡绿色,无毛;沉水叶羽状细裂。花白色,腋生。坚果三角形,很小,四角或两角有尖锐的刺,绿色,上方两刺向上伸长,下方两刺朝下。花期7-8月,果熟期10月。
另外一种描述:一年生水生草本。漂浮叶聚生于茎顶,叶柄长3-10cm,中上部膨胀成为海绵质气囊,气囊狭纺锤形,有时不明显;叶片宽三角形或菱状三角形,长1.5-2.5cm,宽2-3cm,中上部边缘具粗齿,基部宽楔形,全缘,上面绿色无毛,下面淡绿色通常被疏柔毛;沉水叶羽状细裂,裂片丝状,灰绿色。花单生叶腋;萼4深裂,长约4mm,基部有毛;花瓣白色,4枚,长约7mm;雄蕊4;子房半下位,具花盘,花柱细,柱头近球形。果三角形,高10-12mm,具4角;肩角向上,纤细,刺状,角间宽2-2.5cm,先端具倒刺;腰角刺状,较短,向下,平滑;果颈圆锥状,高约3mm,无果冠。花期4月,果期5-6月。
图鉴




生长环境
刺菱野生于水塘中或田沟内,分布广泛于长江流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