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中药百科

鲃鱼药用价值与图鉴 - 补肾阳壮腰膝的珍稀食材

2025-01-25 21:20:38 中药百科 阅读 35

鲃鱼是一种珍贵的食材。值价用药的要重着有中,在中医中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。

基本信息

  • 拼音:称名称:bayu
  • 别名:鲃鱼
  • 科属:鲤科动物锯倒刺鲃的肉

产地与生态环境

鲃鱼主要分布在云南元江流域、西江上游及海南地区。它们生活于江河的上游,栖息于乱石间隙和深水石洞处。食物主要为腐败的植物碎片和丝状藻类。鲃鱼的产卵期大约在每年的4月间。

形态特征

鲃鱼的身体长而侧扁,背部稍隆起,整体呈长菱形,体长一般在40厘米左右。头小,稍尖,头部背面呈弧形。吻钝,稍向前突出。口端位,成马蹄形;唇厚,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,但唇后沟不相连,上颌略突出。鲃鱼有两对须,前一对比后一对稍短。下咽齿三行,侧扁,顶端微弯。鳞片较大,侧线鳞28到32枚。背鳍由三条鳍组成,起点在腹鳍基部之后,硬刺强大,后缘有粗糙的锯齿,背鳍起点前有一平卧向前的倒刺。腹鳍位于背鳍起点之前。臀鳍由三条鳍组成,五枚鳍条,末端可达尾鳍基部。背部微黑色,腹部白色,许多个体的鳞片前缘呈黑色,靠近尾鳍基部有一黑斑,幼鱼更为明显,有时腹鳍和臀鳍末端略带黑色。

药用价值

鲃鱼具有补肾阳、壮腰膝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肾虚阳痿和腰膝酸软等症状。用法用量为内服,煮食50-100克,或者晒干研末后入丸、散。

采收与储存

鲃鱼可以全年捕捞。捕捞后,去除鳞片和内脏,清洗干净,然后鲜用或晒干保存。

图鉴

鲃鱼原生态 鲃鱼美食 鲃鱼 鲃鱼图谱
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学习参考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邮箱联系我们删除!

猜你喜欢

  • 鹌鹑药用价值与养殖指南-中医药材与饲养要点 中药百科

    鹌鹑药用价值与养殖指南-中医药材与饲养要点

    鹌鹑是一种分布广泛的雉科动物,其肉和整体均可入药。性味甘、平,归大肠、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经。具有益中气、止泄痢、壮筋骨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脾虚泻痢、小儿疳积、风湿痹证等。鹌鹑养殖应注意选种、孵化和饲养管理,需维持适宜的环境条件和合理的饲料配比。其蛋富含营养,适合多种烹饪方式。

    2025-01-25 31
  • 艾实-菊科植物艾的果实及其应用 中药百科

    艾实-菊科植物艾的果实及其应用

    艾实是菊科植物艾的果实,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。其性味苦、辛,温,入脾、肝、肾经,具有温肾壮阳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肾虚腰酸、阳虚内寒等症状。通常内服剂量为1.5-4.5克,可研末或制成丸剂。9-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。艾实原产于路旁、草地、荒野等处,也可栽培。其叶互生,花序顶生,瘦果长圆形,花期7~10月。

    2025-01-25 67
  • 羊红膻-传统中药的功效与应用 中药百科

    羊红膻-传统中药的功效与应用

    羊红膻是一种传统中药材,性味辛、甘,温,归心、肾、肺、脾经。主要功效包括温肾助阳、活血化瘀、养心安神、温肺散寒。适用于阳痿不举、气滞血瘀、心悸失眠、外感风寒等症状。通常煎服,用量为10~15克。现代研究表明,其含有挥发油和黄酮苷,具有增强心肌呼吸酶活性和降压作用。注意阴虚内热或肺热咳嗽者忌用。

    2025-01-25 38
  • 甘草的功效与应用-中药宝库中的瑰宝 中药百科

    甘草的功效与应用-中药宝库中的瑰宝

    甘草是一种常用中药材,具有多种功效,适用于心气不足、脾气虚弱、痰多咳嗽、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等症状。此外,甘草还可缓解药物毒副作用,清热解毒,并可用于治疗肺结核、低血压、心律不齐等多种疾病。其用法多样,内服外用均可,但湿盛或胸腹胀满者应避免使用。现代研究显示,甘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,具有抗心律失常、抗溃疡、镇咳祛痰等作用。

    2025-01-25 35
  • 黑芝麻的功效与应用-补肝肾润肠燥的佳品

    黑芝麻性甘平,归肝、肾、大肠经,具有补肝肾、润肠燥的功效。可用于肾精肝血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、须发早白等症状,也可治疗肠燥便秘。其富含油脂,能润肠通便,现代研究显示它对血糖、抗炎等方面有一定作用。注意脾弱便溏者慎用。黑芝麻在多种中成药和食疗方中均有应用,例如芝麻蜜糕、黑芝麻椹糊等,具有健胃、保肝、促进红细胞生长等功效。

    2025-01-25 33
  • 白补药-补虚益损强筋壮骨的传统良药 中药百科

    白补药-补虚益损强筋壮骨的传统良药

    白补药(翻天雷公)是一种唇形科植物硬毛地梗鼠尾草的全草,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。其性味辛、甘、平,归肺经,具有补虚益损、强筋壮骨的功效,用于治疗肺病、虚弱干瘦、头晕目眩及劳伤疼痛等症状。通常煎汤或泡酒服用,用量为15-30克。该草药在夏季和秋季采收,洗净晒干。

    2025-01-25 71
  • 白粱米-传统中药的营养与应用 中药百科

    白粱米-传统中药的营养与应用

    白粱米,又名白米,性味甘、微寒,归脾、胃经,具有益气、和中、除烦、止渴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胃虚呕吐、烦渴等症状。用法包括煎汤内服或煮粥,常见用量为30-90克。白粱米在我国南北各地广泛栽培,秋季收获。它还用于多种药方,如治疗中风、心脾热、言语蹇涩等。

    2025-01-25 43
  • 白木耳-传统滋补药材的现代应用与价值 中药百科

    白木耳-传统滋补药材的现代应用与价值

    基本信息 别名: 白耳子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。 科属: 银耳科植物银耳的子实体。 产地: 主要产自四川和贵州。此外,福建、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陕西等地也有生产。 性味归经 性味:甘淡,平。 归经:归肺、胃经。 功效与作用 白木耳具有滋阴、润肺、养胃、生津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虚劳咳嗽、痰中带血、虚热口渴等症状。 用法与用量 内服:煎汤,每次1~3钱。 注意:风寒咳嗽者忌用

    2025-01-25 38
  • 中华鳖脂详细介绍-滋阴养血乌须发良药 中药百科

    中华鳖脂详细介绍-滋阴养血乌须发良药

    鳖脂是鳖科动物中华鳖及山瑞鳖的脂肪,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。它性味甘、咸,平,归肝、肾经,具有滋阴养血、乌须发的功效,适用于体弱虚羸、须发早白等症状。采集时将其脂肪取出,鲜用。中华鳖和山瑞鳖在外形上有显著差异,分别生活于不同类型的水域。鳖脂在中医中被认为是一种滋养强壮的药物。

    2025-01-25 39
  • 菠菜药用与营养价值大全 - 传统草药与健康蔬菜 中药百科

    菠菜药用与营养价值大全 - 传统草药与健康蔬菜

    菠菜,又称波棱菜、赤根菜等,属于藜科植物,全国各地均有栽植。其性味甘平,归肝、胃、大肠、小肠经。菠菜具有养血、止血、平肝、润燥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衄血、便血、头痛、目眩等症状。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等。菠菜的根含有菠菜皂甙A和B,具有抗菌活性。此外,菠菜还常用于中成药如菠白散。需要注意的是,《医林纂要》提示多食菠菜可能引发疮疡。

    2025-01-25 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