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中药百科

鹌鹑药用价值与养殖指南-中医药材与饲养要点

2025-01-25 21:20:35 中药百科 阅读 59

基本信息

【药材名称】鹌鹑

【拼nuhcna音名称】anchun

【别名】鹑鸟(《毛诗传》),循(《禽经》注),宛鹑(《广志》),赤喉鹑(《动物学大辞典》),红面鹌鹑(《中国动物图谱·鸟类》)。

【科属】为雉科动物鹌鹑的肉或全体。

【产地】遍布我国东部。

性味与归经

【性味归经】味甘;性平。归大肠、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经。

功效与作用

【功能主治】益中气;止泄痢;壮筋骨。主脾虚泻痢;小儿疳积;风湿痹证;咳嗽。

用法与用量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煮食、煎汤或烧存性研末。

采收与加工

【采收加工】宰杀后除去羽毛及内脏,鲜用,或取肉鲜用。

原形态与生态环境

【原形态】鹌鹑,小型禽类。体长约16cm。形似鸡雏,头小尾秃。嘴短小,黑褐色。虹膜栗褐色。头顶黑而具栗色的细斑,中央冠以白色条纹,两侧也有同色的纵纹,白嘴基越眼而达颈侧;额头侧及颏、喉等均淡砖红色。上背栗黄色,散有黑色横斑和蓝灰色的羽缘,并缀以棕白色羽干纹;两肩、下背、尾均黑色,而密布栗黄色纤维横斑,除尾羽外,并都具有蓝灰色羽丝缘;背面两侧各有一列棕白色大形羽干纹,级为鲜丽。两翼的内侧覆羽和飞羽淡橄榄褐色,杂以棕白色黑缘的细斑;初级飞羽大多暗褐而外翈缀以锈红色横斑。胸栗黄色,杂以近白色的纤细羽干纹。下体两侧转栗色,散布黑斑,并具较大的白色羽干纹,至下胁尤形宽阔而显着。腹以下近白。脚短,淡黄褐色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冬季常栖于近山的平原,潜伏杂草或灌丛中主食谷类和杂草的种子。

资源分布:繁殖于东北,适徙及越冬时,遍布我国东部。现已大量人工饲养。

养殖要点

野生鹌鹑经常活动在草丛、灌丛之中,惊起时,飞翔很快、离地不高。呈直线前。善于急走。在我国分布很,多为旅鸟,少数为留鸟。繁殖期在北方,越冬期在南方。

养殖要点: 在选种、选配上应选择产蛋能力强、体质健壮、爱鸣叫、声音高、行动活泼的公、母鹌鹑作种用。公鸦1个月龄即开始鸣叫,3个月性成熟者为佳。母鹑40d左右即开始产蛋,3个月平均产蛋率达 80%以上者,可选作种鸽。一般要在开产20d后再进行交配,否则会引起母鹑停产。雌雄比例一般占2:1,最多不超过5:2,可保证受精率。选择种蛋最好在配后5-7d以后者比较可靠。

鹌鹑蛋孵化期为16-17d孵化原理和方法与家鸡相似。如数量少时,可用家鸽代孵。多时可采用机器孵化。

饲养管理 出雏10d之内为幼鹑,l-13d为中雏,30d左右进行最后1次换毛,换毛后即为成鹑。雏鹑的培育很重要,育雏好坏直接影响成活率、产蛋率和蛋的大小。出壳后,最初换毛的5d内,应特别注意保温工作,否则会引起大量死亡。幼雏应先饮温水,然后再开食。且星期龄幼雏每口饲喂4次,有条件时可夜间补饲1次,以利生长。

鹌鹑的新陈代谢比鸡旺盛,生长快,繁殖周期短,对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要求更高。一般比鸡要高5%-6%,在饲喂方式上,一是喂干粉料;二是喂半湿料。每日喂5次,均匀给饲。饲料应多样化,均匀搭配。舍饲室内温度为 20-22℃,适当密养,减少空间及活动量,以免消耗体力,使生产力下降。雌雄成鹑要分开饲养,以免争偶。鹌鹑胆小易惊,产蛋多在停晚,要注意仿止干扰。并及时消除粪便、通风换气,保持环境卫生。

各家论述

1. 孟流:补五脏,益中续气,实筋骨,耐寒暑,消结热。患痢人和生姜煮食之。

2. 崔禹锡《食经》:主赤自下痢,漏下血,暴风湿痹,养肝肺气,利九窍。

3. 《嘉佑本草》:和小豆、生姜煮食,止泄痢。

4. 《本草衍义》:小儿患府及下痢五色,旦旦食之。

5. 《本草求原》:补士续气,调肺利水湿。治腹大如鼓,泻痢,疳积。

图鉴

鹌鹑原生态 鹌鹑蛋 鹌鹑
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学习参考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邮箱联系我们删除!

猜你喜欢

  • 艾实-菊科植物艾的果实及其应用 中药百科

    艾实-菊科植物艾的果实及其应用

    艾实是菊科植物艾的果实,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。其性味苦、辛,温,入脾、肝、肾经,具有温肾壮阳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肾虚腰酸、阳虚内寒等症状。通常内服剂量为1.5-4.5克,可研末或制成丸剂。9-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。艾实原产于路旁、草地、荒野等处,也可栽培。其叶互生,花序顶生,瘦果长圆形,花期7~10月。

    2025-01-25 110
  • 羊红膻-传统中药的功效与应用 中药百科

    羊红膻-传统中药的功效与应用

    羊红膻是一种传统中药材,性味辛、甘,温,归心、肾、肺、脾经。主要功效包括温肾助阳、活血化瘀、养心安神、温肺散寒。适用于阳痿不举、气滞血瘀、心悸失眠、外感风寒等症状。通常煎服,用量为10~15克。现代研究表明,其含有挥发油和黄酮苷,具有增强心肌呼吸酶活性和降压作用。注意阴虚内热或肺热咳嗽者忌用。

    2025-01-25 61
  • 甘草的功效与应用-中药宝库中的瑰宝 中药百科

    甘草的功效与应用-中药宝库中的瑰宝

    甘草是一种常用中药材,具有多种功效,适用于心气不足、脾气虚弱、痰多咳嗽、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等症状。此外,甘草还可缓解药物毒副作用,清热解毒,并可用于治疗肺结核、低血压、心律不齐等多种疾病。其用法多样,内服外用均可,但湿盛或胸腹胀满者应避免使用。现代研究显示,甘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,具有抗心律失常、抗溃疡、镇咳祛痰等作用。

    2025-01-25 60
  • 黑芝麻的功效与应用-补肝肾润肠燥的佳品

    黑芝麻性甘平,归肝、肾、大肠经,具有补肝肾、润肠燥的功效。可用于肾精肝血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、须发早白等症状,也可治疗肠燥便秘。其富含油脂,能润肠通便,现代研究显示它对血糖、抗炎等方面有一定作用。注意脾弱便溏者慎用。黑芝麻在多种中成药和食疗方中均有应用,例如芝麻蜜糕、黑芝麻椹糊等,具有健胃、保肝、促进红细胞生长等功效。

    2025-01-25 60
  • 明党参-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药材详细介绍 中药百科

    明党参-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药材详细介绍

    明党参(Ming Dang Shen)为伞形科植物的干燥根,主要产地包括江苏、浙江、四川、安徽等地。其性味甘、微苦,微寒,归肺、脾、肝经。具有润肺化痰、养阴和胃、平肝的功效。用于治疗肺阴虚、脾胃阴虚及肝阴不足引起的症状。用法为煎汤,每次6~12克,孕妇禁服。现代研究表明,明党参能提高免疫功能、抗脂质过氧化及增强抗应激能力。临床应用广泛,可用于肺热咳嗽、妊娠呕吐、脱力劳伤、贫血头晕及高血压的治疗。

    2025-01-25 57
  • 鲃鱼药用价值与图鉴 - 补肾阳壮腰膝的珍稀食材 中药百科

    鲃鱼药用价值与图鉴 - 补肾阳壮腰膝的珍稀食材

    鲃鱼是一种主要分布在云南元江流域、西江上游及海南地区的鲤科动物,其肉具有补肾阳、壮腰膝的功效,用于治疗肾虚阳痿和腰膝酸软。鲃鱼生活在江河上游的乱石间隙和深水石洞处,捕捞后去鳞去内脏,可鲜用或晒干保存。它体长侧扁,背部稍隆起,体长约40厘米,背部微黑,腹部白色,鳞片前缘常呈黑色,有明显的黑斑。ErrorAI0001

    2025-01-25 64
  • 白补药-补虚益损强筋壮骨的传统良药 中药百科

    白补药-补虚益损强筋壮骨的传统良药

    白补药(翻天雷公)是一种唇形科植物硬毛地梗鼠尾草的全草,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。其性味辛、甘、平,归肺经,具有补虚益损、强筋壮骨的功效,用于治疗肺病、虚弱干瘦、头晕目眩及劳伤疼痛等症状。通常煎汤或泡酒服用,用量为15-30克。该草药在夏季和秋季采收,洗净晒干。

    2025-01-25 116
  • 白粱米-传统中药的营养与应用 中药百科

    白粱米-传统中药的营养与应用

    白粱米,又名白米,性味甘、微寒,归脾、胃经,具有益气、和中、除烦、止渴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胃虚呕吐、烦渴等症状。用法包括煎汤内服或煮粥,常见用量为30-90克。白粱米在我国南北各地广泛栽培,秋季收获。它还用于多种药方,如治疗中风、心脾热、言语蹇涩等。

    2025-01-25 72
  • 白木耳-传统滋补药材的现代应用与价值 中药百科

    白木耳-传统滋补药材的现代应用与价值

    基本信息 别名: 白耳子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。 科属: 银耳科植物银耳的子实体。 产地: 主要产自四川和贵州。此外,福建、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陕西等地也有生产。 性味归经 性味:甘淡,平。 归经:归肺、胃经。 功效与作用 白木耳具有滋阴、润肺、养胃、生津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虚劳咳嗽、痰中带血、虚热口渴等症状。 用法与用量 内服:煎汤,每次1~3钱。 注意:风寒咳嗽者忌用

    2025-01-25 65
  • 中华鳖脂详细介绍-滋阴养血乌须发良药 中药百科

    中华鳖脂详细介绍-滋阴养血乌须发良药

    鳖脂是鳖科动物中华鳖及山瑞鳖的脂肪,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。它性味甘、咸,平,归肝、肾经,具有滋阴养血、乌须发的功效,适用于体弱虚羸、须发早白等症状。采集时将其脂肪取出,鲜用。中华鳖和山瑞鳖在外形上有显著差异,分别生活于不同类型的水域。鳖脂在中医中被认为是一种滋养强壮的药物。

    2025-01-25 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