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中药百科

甘草的功效与应用-中药宝库中的瑰宝

2025-01-25 21:18:41 中药百科 阅读 34

概述

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,具有多种功效。它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,从心悸到咳嗽,再到消化问题,都能发挥作用。甘草还能缓解药物的毒副作用,并有助于治疗一些现代医学难以解决的问题。

甘草的应用

甘草在中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,以下是其主要用途:

1. 心气不足与脾气虚弱

对于心气不足引起的悸动和脉象不整,以及脾气虚弱导致的倦怠乏力和腹泻,甘草能够补充心脾之气。例如,炙甘草汤就是一种常用的配方。

2. 痰多咳嗽

甘草能够祛痰止咳,根据不同的症状,可以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。例如,对于风寒咳嗽,可以搭配麻黄和杏仁;对于肺热咳喘,则可以搭配石膏、麻黄和杏仁。

3. 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

甘草还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,对于阴血不足导致的疼痛,可以与白芍搭配使用。

4. 缓和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

在一些药性猛烈的方剂中,甘草可以缓和其烈性,比如在调胃承气汤中,甘草可以帮助缓和大黄和芒硝的刺激。

5. 解毒与抗菌

甘草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,可用于治疗热毒疮疡、咽喉肿痛以及药物和食物中毒。甘草与金银花、连翘等药材一起使用,效果更佳。

甘草的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

甘草的用法多样,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。内服时,煎汤的用量一般是2~6g,如果作为主药则可增至10g左右。生用和炙用有不同的功效,清火解毒宜生用,补中缓急宜炙用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湿盛或胸腹胀满者应避免使用甘草。

甘草的现代研究

现代研究表明,甘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,包括三萜类、黄酮类、生物碱等。这些成分赋予了甘草多种药理作用,如抗心律失常、抗溃疡、镇咳祛痰等。

甘草的临床应用

甘草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,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:

  • 治疗肺结核
  • 防治疟疾
  • 治疗低血压
  • 治疗心律不齐
  •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
  • 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
  • 治疗尿崩症
  •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阳痿
  • 治疗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
  • 治疗手足癣
  • 治疗皮肤皲裂
  • 治疗手部脱屑发痒症
  • 治疗冻伤
  • 治疗食物中毒
  • 防治产后脑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
  • 治疗婴幼儿便秘
  • 治疗慢性咽炎

甘草的茶疗食谱

石甘茶

材料: 石膏3g、甘草3g、绿茶

做法: 用250ml水煎煮石膏至水沸后,冲泡甘草、绿茶5~10分钟即可,冲饮至味淡。也可直接冲泡饮用。

功效: 清热和中生津。

用途: 热病汗多烦渴。

来源: 来源于《伤寒总病论》。

连甘茶

材料: 黄连0.5g、甘草5g、朱砂2g、绿茶3g

做法: 将黄连、朱砂用250ml水煎沸后,冲泡甘草和绿茶5~10分钟即可,冲饮至味淡。

功效: 清心除烦。

用途: 心烦、心热;热病呕吐。

来源: 来源于《仁斋直指方》。

甘草茶

材料: 甘草5g、绿茶3g

做法: 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,冲饮至味淡。

功效: 和中缓急,润肺解毒;抗炎,解毒,镇痛,抗惊厥,镇咳,利尿,抗肿瘤。

用途: 脾胃气虚,腹痛便溏、食少;劳倦发热;肺痿咳嗽;心悸;咽喉肿痛;消化性溃疡;解药毒;解食物中毒。

来源: 传统药茶方。

乌梅甘茶

材料: 乌梅3枚、甘草3g、绿茶3g、冰糖10g

做法: 用开水冲泡乌梅、甘草、绿茶饮用。

功效: 生津止渴,敛肺止咳,涩肠安蛔。

用途: 用于鼻咽癌、直肠癌。

甘草的图鉴

甘草图片 甘草图 甘草药材 甘草饮片 甘草原植物

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学习参考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邮箱联系我们删除!

猜你喜欢

  • 黑芝麻的功效与应用-补肝肾润肠燥的佳品

    黑芝麻性甘平,归肝、肾、大肠经,具有补肝肾、润肠燥的功效。可用于肾精肝血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、须发早白等症状,也可治疗肠燥便秘。其富含油脂,能润肠通便,现代研究显示它对血糖、抗炎等方面有一定作用。注意脾弱便溏者慎用。黑芝麻在多种中成药和食疗方中均有应用,例如芝麻蜜糕、黑芝麻椹糊等,具有健胃、保肝、促进红细胞生长等功效。

    2025-01-25 32
  • 明党参-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药材详细介绍 中药百科

    明党参-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药材详细介绍

    明党参(Ming Dang Shen)为伞形科植物的干燥根,主要产地包括江苏、浙江、四川、安徽等地。其性味甘、微苦,微寒,归肺、脾、肝经。具有润肺化痰、养阴和胃、平肝的功效。用于治疗肺阴虚、脾胃阴虚及肝阴不足引起的症状。用法为煎汤,每次6~12克,孕妇禁服。现代研究表明,明党参能提高免疫功能、抗脂质过氧化及增强抗应激能力。临床应用广泛,可用于肺热咳嗽、妊娠呕吐、脱力劳伤、贫血头晕及高血压的治疗。

    2025-01-25 36
  • 鹿角胶补血益精-传统药材的现代应用 中药百科

    鹿角胶补血益精-传统药材的现代应用

    鹿角胶是一种传统中药,主要来源于鹿科动物的角,具有补血益精的功效。适用于肾气不足、虚老羸瘦、腰痛等症状。常用中成药包括添精补肾膏、八珍鹿胎颗粒等。用法包括开水或黄酒溶化,每次5-10克,或加入丸、散、膏剂中。阴虚阳亢者应避免使用。鹿角胶还可用于制作粥和酒,如鹿胶鱼胶粥、鹿角胶山药粥和鹿角胶酒,均有助于温阳益肾、补益精血。

    2025-01-25 37
  • 胡芦巴-功效、应用与现代研究详细介绍 中药百科

    胡芦巴-功效、应用与现代研究详细介绍

    胡芦巴,又称苦豆、香草等,为豆科植物胡芦巴的种子。主要产于河南、四川等地。性味苦、温,归肾经。具有温肾助阳、散寒止痛的功效,用于治疗寒疝腹痛、足膝冷痛、阳痿滑泄等症状。常见中成药包括强腰壮骨膏、参鹿扶正合剂等。现代研究表明,胡芦巴含有多种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,具有降血糖、利尿、抗炎等活性。临床应用时需注意阴虚火旺者忌用。

    2025-01-25 29
  • 白芍药-养血调经平肝止痛的中药材

    白芍药(Bai Shao Yao)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,主要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,具有养血调经、平肝止痛、敛阴止汗的功效。用于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、崩漏,肝阴不足的头痛、眩晕、胁肋疼痛等症状。常用配伍包括柴胡、甘草、枸杞子等,根据具体病症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。白芍药无明显毒副作用,但虚寒腹痛泄泻者慎用,且不可与藜芦同用。

    2025-01-25 26
  • 羊红膻-传统中药的功效与应用 中药百科

    羊红膻-传统中药的功效与应用

    羊红膻是一种传统中药材,性味辛、甘,温,归心、肾、肺、脾经。主要功效包括温肾助阳、活血化瘀、养心安神、温肺散寒。适用于阳痿不举、气滞血瘀、心悸失眠、外感风寒等症状。通常煎服,用量为10~15克。现代研究表明,其含有挥发油和黄酮苷,具有增强心肌呼吸酶活性和降压作用。注意阴虚内热或肺热咳嗽者忌用。

    2025-01-25 38
  • 艾实-菊科植物艾的果实及其应用 中药百科

    艾实-菊科植物艾的果实及其应用

    艾实是菊科植物艾的果实,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。其性味苦、辛,温,入脾、肝、肾经,具有温肾壮阳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肾虚腰酸、阳虚内寒等症状。通常内服剂量为1.5-4.5克,可研末或制成丸剂。9-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。艾实原产于路旁、草地、荒野等处,也可栽培。其叶互生,花序顶生,瘦果长圆形,花期7~10月。

    2025-01-25 67
  • 鹌鹑药用价值与养殖指南-中医药材与饲养要点 中药百科

    鹌鹑药用价值与养殖指南-中医药材与饲养要点

    鹌鹑是一种分布广泛的雉科动物,其肉和整体均可入药。性味甘、平,归大肠、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经。具有益中气、止泄痢、壮筋骨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脾虚泻痢、小儿疳积、风湿痹证等。鹌鹑养殖应注意选种、孵化和饲养管理,需维持适宜的环境条件和合理的饲料配比。其蛋富含营养,适合多种烹饪方式。

    2025-01-25 31
  • 鲃鱼药用价值与图鉴 - 补肾阳壮腰膝的珍稀食材 中药百科

    鲃鱼药用价值与图鉴 - 补肾阳壮腰膝的珍稀食材

    鲃鱼是一种主要分布在云南元江流域、西江上游及海南地区的鲤科动物,其肉具有补肾阳、壮腰膝的功效,用于治疗肾虚阳痿和腰膝酸软。鲃鱼生活在江河上游的乱石间隙和深水石洞处,捕捞后去鳞去内脏,可鲜用或晒干保存。它体长侧扁,背部稍隆起,体长约40厘米,背部微黑,腹部白色,鳞片前缘常呈黑色,有明显的黑斑。ErrorAI0001

    2025-01-25 35
  • 白补药-补虚益损强筋壮骨的传统良药 中药百科

    白补药-补虚益损强筋壮骨的传统良药

    白补药(翻天雷公)是一种唇形科植物硬毛地梗鼠尾草的全草,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。其性味辛、甘、平,归肺经,具有补虚益损、强筋壮骨的功效,用于治疗肺病、虚弱干瘦、头晕目眩及劳伤疼痛等症状。通常煎汤或泡酒服用,用量为15-30克。该草药在夏季和秋季采收,洗净晒干。

    2025-01-25 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