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中药百科

人参的功效与应用-全面解析与使用指南

2025-01-25 21:04:52 中药百科 阅读 28

人参的应

人参是一种:如比,宝贵的中药材,具有广泛的应用。它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病症,比如:

  • 用于气虚欲脱,脉微欲绝的重危证候,。汤参独如,服煎可以单用人参大量浓煎服,如独参汤。
  • 用于肺气虚弱的短气喘促、懒言声微、脉虚自汗等证。
  • 用于脾气不足的倦怠乏力、食少便淆等证。
  • 用于热病气津两伤、身热口渴及消渴等证。
  • 用于气血亏虚的心悸、失眠、健忘等证。

人参的配伍效用

人参常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,以增强其疗效:

  • 人参配伍白术:补气健脾燥湿,治疗脾虚失运之食少纳呆、大便溏泻。
  • 人参配伍当归:气血双补,治疗气脱自汗频频、气短脉微。
  • 人参配伍附子:大补元气、回阳固脱,治疗重病、久病、失血等导致的元气大亏。
  • 人参配伍诃子:补肺敛肺止咳、健脾固脱止泻,治疗肺虚久咳久嗽、脾虚久泻久痢。
  • 人参配伍胡桃肉:温补肺肾、纳气定喘,治疗肺肾虚寒之咳嗽气喘。
  • 人参配伍黄芪:补中气、升脾阳,治疗中阳不足、气虚下陷。
  • 人参配伍麦冬:益气生津,治疗气阴耗损之神疲气短、口干口渴。
  • 人参配伍生石膏:清热益气,治疗热病气阴两伤。
  • 人参配伍熟地:补气养血,治疗气血两虚。

人参的用法用量

人参的用法用量灵活多样:

  • 入汤剂,5~10g;用于急重证,剂量可酌增为15~30g。
  • 宜文火另煎兑服。
  • 研末吞服,每次1.5~2g。

人参的注意事项

需要注意的是,实证、热证忌服人参,阴虚内热和腹胀满者不宜长期单用。人参还与一些药材相克,例如畏五灵脂,恶皂荚、黑豆,反藜芦。

人参的采收加工

栽培5~9年的人参,于9~10月采挖,洗净,除去地上茎叶。圆参经晒干或烘干,称“生晒参”;山参经晒干,称“生晒山参”。不同的加工方法会影响人参的药效。

人参的现代研究

人参含有多种人参皂苷、挥发油、氨基酸、微量元素及有机酸、糖类、维生素等成分,具有多种药理作用:

  •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。
  • 适应原样作用。
  •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。
  • 对内分泌的作用。
  •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。

人参的毒副作用

人参虽然具有多种功效,但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。因此,在使用人参时需要严格控制用量。

人参的临床应用

人参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:

  • 治疗哮喘。
  • 治疗急性呼吸功能不全。
  • 治疗心律失常。
  • 治疗老年人病窦综合征。
  • 治疗慢性肝病。
  • 治疗脱肛。
  • 治疗宫颈糜烂。

人参的成药

人参还有多种成药形式:

  • 人参片。
  • 人参精。
  • 人参膏。
  • 人参蜂王浆。
  • 双宝素胶囊。

人参的茶疗食谱

除了药物使用,人参还可以通过茶疗食谱来养生保健:

  • 冰糖独参汤。
  • 清暑益气汤。
  • 人参地黄粥。
  • 速溶生脉饮。
  • 参附膏。
  • 人参胡桃煎。
  • 人参山药汤。

人参的图鉴

下面是人参的一些图片,帮助更好地了解它的外观:

人参图一 人参图二 人参图三 人参图四
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学习参考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邮箱联系我们删除!

猜你喜欢

  • 狼把草-补气清热的中药草 中药百科

    狼把草-补气清热的中药草

    狼把草是一种广泛分布的菊科植物,具有补气和清热的功效。它可用于治疗体虚无力、气管炎、肺结核、痢疾等多种疾病。狼把草含有挥发油、鞣质、黄酮类等成分,具有镇静、降压、利尿等药理作用。使用时可内服煎汤或外用涂抹。其全草均可入药,是传统中医中的重要草药之一。

    2025-01-25 27
  • 金雀根-中草药详解与应用 中药百科

    金雀根-中草药详解与应用

    金雀根(Jin Que Gen)是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,主要分布于浙江、江苏等地,根皮产于四川。其性味甘、微温,归肺、脾二经。金雀根具有补气、利尿、活血、止痛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体虚乏力、浮肿、跌打损伤、风湿痹痛等。煎服用量为10~20克,全年可采,挖取后需洗净、除去须根及黑褐色栓皮,鲜用或晒干。研究表明,金雀根具有降压作用。临床应用广泛,如治疗白带、高血压、经血不调等。

    2025-01-25 30
  • 绞股蓝-传统药材的功效与应用 中药百科

    绞股蓝-传统药材的功效与应用

    绞股蓝(Jiao Gu Lan)是一种葫芦科植物,主要产自中国南方地区,具有益气健脾、化痰止咳、清热解毒的功效。其主要应用于多种中成药中,如银丹心脑通软胶囊、扶正化瘀胶囊等。绞股蓝可用于治疗脾虚、肺虚咳嗽等症状,同时也具有抗疲劳、降血脂、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。此外,绞股蓝还可用于制作茶饮,如绞股蓝交藤饮、绞股蓝杜仲茶等,具有多种养生保健功效。

    2025-01-25 30
  • 哈蟆油的功效与应用-传统中药的现代解读 中药百科

    哈蟆油的功效与应用-传统中药的现代解读

    哈蟆油是一种传统中药材,主要用于治疗病后体虚、盗汗、神衰等症状。它具有甘平补益的作用,能够补肺益肾,增强体质。通常煎服,用量为3~10克,或制成丸剂、散剂使用。现代研究表明,哈蟆油含有多种化学成分,具有强壮、提高免疫力和抗衰老等药理作用。在临床上,哈蟆油对顽固性剥苔等症状也有一定疗效。

    2025-01-25 28
  • 杜仲-补肝肾强筋骨的天然药材 中药百科

    杜仲-补肝肾强筋骨的天然药材

    杜仲是一种补肝肾、强筋骨的中药材,广泛应用于治疗肾虚腰痛、风湿腰痛、胎动不安和高血压等。其常用剂量为10~15克,炒用效果更佳。杜仲还可用于多种食疗配方,如杜仲猪腰汤、川断杜仲煲猪尾等,具有补肾助阳、温肾壮阳等功效。现代研究表明,杜仲含有三萜皂苷类和挥发油,具有多种药理作用。

    2025-01-25 27
  • 沙棘-多功能中药材及其现代应用 中药百科

    沙棘-多功能中药材及其现代应用

    沙棘是一种常用中药材,主要分布在西南、华北和西北地区,具有健脾消食、止咳祛痰和活血祛瘀的功效。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、黄酮类、氨基酸和矿物质,可用于多种中成药中,如心达康片、五味沙棘含片等。沙棘黄酮能改善心肌微循环,降低心肌耗氧量,具有抗血管硬化和抗炎作用,而沙棘油及其果汁则具有抗疲劳、降血脂、抗辐射和增强免疫力等效果。

    2025-01-25 30
  • 太子参详解-补气健脾良药与食疗方

    太子参(Tai Zi Shen)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,具有补气健脾、生津润肺的功效。主要适用于脾肺气阴两虚的情况,常用于病后调补。其性味甘、微苦、平,归脾、肺经。常用量为煎服9~30克。太子参可以与麦冬、黄芪、白术等多种药材配伍使用,增强疗效。现代研究表明,太子参含有氨基酸、多糖、皂苷等成分,对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刺激作用。此外,文章还介绍了多种以太子参为主要原料的茶疗食谱,如太子参水鱼汤、兔肉汤、炖鸡等,这些食谱具有补气生津、滋阴养血等功效,适用于不同体质的人群。

    2025-01-25 31
  • 饴糖的功效与应用-中药详解及食疗配方 中药百科

    饴糖的功效与应用-中药详解及食疗配方

    饴糖,性味甘温,归脾、胃、肺经,具有补益中气、缓急止痛、润肺止咳的功效。可用于中虚脘腹疼痛和肺燥咳嗽等症状。其常用剂量为每次15~20g,需烊化冲服。现代研究显示,饴糖含有大量麦芽糖及少量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B等成分。临床应用包括治疗脓性指头炎等。此外,文中还介绍了饴糖大米粥、饴糖萝卜汁等多种食疗配方。

    2025-01-25 29
  • 白芍药-养血调经平肝止痛的中药材

    白芍药(Bai Shao Yao)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,主要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,具有养血调经、平肝止痛、敛阴止汗的功效。用于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、崩漏,肝阴不足的头痛、眩晕、胁肋疼痛等症状。常用配伍包括柴胡、甘草、枸杞子等,根据具体病症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。白芍药无明显毒副作用,但虚寒腹痛泄泻者慎用,且不可与藜芦同用。

    2025-01-25 26
  • 胡芦巴-功效、应用与现代研究详细介绍 中药百科

    胡芦巴-功效、应用与现代研究详细介绍

    胡芦巴,又称苦豆、香草等,为豆科植物胡芦巴的种子。主要产于河南、四川等地。性味苦、温,归肾经。具有温肾助阳、散寒止痛的功效,用于治疗寒疝腹痛、足膝冷痛、阳痿滑泄等症状。常见中成药包括强腰壮骨膏、参鹿扶正合剂等。现代研究表明,胡芦巴含有多种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,具有降血糖、利尿、抗炎等活性。临床应用时需注意阴虚火旺者忌用。

    2025-01-25 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