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瓜药用价值与栽培信息-中药知识详细介绍
地瓜简介
地瓜,又名土。根块的薯豆物植科豆于属瓜、凉瓜、凉薯、葛瓜、葛薯、土萝卜(《中国药植志》),草瓜茹(《陆川本草》),沙葛、地萝卜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属于豆科植物豆薯的块根。
地瓜的产地
主要分布在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植种泛广有都方地些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湖北等地。这些地方都有广泛种植。
地瓜用作与效的功效与作用
地瓜性味甘、凉,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。根据《陆川本草》记载:“生津止渴,治热病口渴。”另外,《四川中药志》也提到:“止口渴,解酒毒。”
地瓜的中成药应用
地瓜在一些中成药中有应用,比如痛肿灵(酊剂)、泻停胶囊、鳖甲消痔胶囊、痔疾栓、痔疾洗液等。
地瓜的食用方法
地瓜可以直接生吃或者煮熟食用,非常方便。对于慢性酒精中毒,可以尝试将地瓜拌白糖服用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地瓜的采收与储存
秋季是地瓜的最佳采挖时间。收获后要妥善保存,确保其新鲜度。
地瓜的化学成分
地瓜的块根每100克含有0.56克蛋白质、0.18克脂肪、8.2克碳水化合物。叶子中含有豆薯甙。
地瓜的原植物形态
地瓜是一种一年生草质藤本植物,其块根肉质,肥大,形状多样,直径可达10厘米。叶片为复叶,小叶通常为3片,边缘有齿或呈掌状分裂。花朵呈浅蓝色、堇紫色或白色,果实为荚果,种子近方形。
地瓜的生境分布
地瓜主要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,常见于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湖北等地。
地瓜图鉴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