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中药百科

地瓜药用价值与栽培信息-中药知识详细介绍

2025-01-25 14:18:49 中药百科 阅读 34

地瓜简介

地瓜,又名土。根块的薯豆物植科豆于属瓜、凉瓜、凉薯、葛瓜、葛薯、土萝卜(《中国药植志》),草瓜茹(《陆川本草》),沙葛、地萝卜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属于豆科植物豆薯的块根。

地瓜的产地

主要分布在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植种泛广有都方地些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湖北等地。这些地方都有广泛种植。

地瓜用作与效的功效与作用

地瓜性味甘、凉,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。根据《陆川本草》记载:“生津止渴,治热病口渴。”另外,《四川中药志》也提到:“止口渴,解酒毒。”

地瓜的中成药应用

地瓜在一些中成药中有应用,比如痛肿灵(酊剂)、泻停胶囊、鳖甲消痔胶囊、痔疾栓、痔疾洗液等。

地瓜的食用方法

地瓜可以直接生吃或者煮熟食用,非常方便。对于慢性酒精中毒,可以尝试将地瓜拌白糖服用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
地瓜的采收与储存

秋季是地瓜的最佳采挖时间。收获后要妥善保存,确保其新鲜度。

地瓜的化学成分

地瓜的块根每100克含有0.56克蛋白质、0.18克脂肪、8.2克碳水化合物。叶子中含有豆薯甙。

地瓜的原植物形态

地瓜是一种一年生草质藤本植物,其块根肉质,肥大,形状多样,直径可达10厘米。叶片为复叶,小叶通常为3片,边缘有齿或呈掌状分裂。花朵呈浅蓝色、堇紫色或白色,果实为荚果,种子近方形。

地瓜的生境分布

地瓜主要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,常见于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湖北等地。

地瓜图鉴

地瓜图片 地瓜1 地瓜2 地瓜3
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学习参考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邮箱联系我们删除!

猜你喜欢

  • 胡芦巴-中药详解及其功效与应用 中药百科

    胡芦巴-中药详解及其功效与应用

    胡芦巴是一种豆科植物的种子,性味苦温,归肾经。具有温肾助阳、散寒止痛的功效,主要用于治疗寒疝腹痛、足膝冷痛、阳痿滑泄等症状。常见于多种中成药中,如强腰壮骨膏、参鹿扶正合剂等。其化学成分丰富,包括生物碱、皂苷等,具有降血糖、利尿、抗炎等药理作用。临床应用中,胡芦巴也可用于降低糖尿病人的尿糖及血糖含量。阴虚火旺者应忌用。

    2025-01-25 36
  • 白果根介绍

    白果根,中药材名。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.的根和根皮。具有益气,补虚弱的功效。主治白带,遗精。并配合用于其他虚弱劳伤等症。功效作用 功能益气,补虚弱。主治白带、遗精。并配合用于其他虚弱、劳伤等症。用法用量内服

    2025-01-25 33
  • 白掌 别名:苞叶芋、一帆风顺、和平芋、百合意图、白鹤芋 中药百科

    白掌 别名:苞叶芋、一帆风顺、和平芋、百合意图、白鹤芋

    白掌(拉丁文名:Spathiphyllum kochii),别名:苞叶芋、一帆风顺、和平芋、百合意图、白鹤芋,是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。 株高45~60厘米,具短根茎,多为丛生状。白掌喜温暖湿润、半阴的环境,忌强烈阳光直射。分布于哥伦比亚,生于热带雨林中。

    2025-01-07 82
  • 茶子心-自然药材的妙用与药理特性 中药百科

    茶子心-自然药材的妙用与药理特性

    茶子心是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,分布于四川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其性味苦、平、有毒,具有行气疏滞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气滞腹痛泄泻。种子含有山茶甙、脂肪油和皂甙等多种成分,其中山茶甙具有抗癌作用。油茶树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3~4米,有时可达8米。花期为9~11月,果熟期为次年秋季。

    2025-01-25 38
  • 使君子-传统中药知识详解

    使君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,主要产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四川等地。其味甘,性温,归脾、胃经,具有杀虫消积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蛔虫病、蛲虫病和小儿疳疾。常用量为煎服9~12g,或取仁炒香嚼服6~9g。需要注意的是,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呃逆、眩晕、呕吐等反应,应避免与热茶同服。

    2025-01-25 35
  • 紫石英(Zi Shi Ying)-药材知识与应用指南 中药百科

    紫石英(Zi Shi Ying)-药材知识与应用指南

    紫石英(Zi Shi Ying),又称萤石或氟石,是一种主要产于中国浙江、辽宁、河北、甘肃等地的卤化物类矿石。其味甘、性温,归心、肺、肾经,具有温肾助阳、镇心安神、温肺平喘的功效。常用于治疗肾阳亏虚引起的宫冷不孕、崩漏带下,心悸怔忡、虚烦不眠,以及肺寒气逆、痰多咳喘等症状。用法为煎服,9~15克,打碎先煎。阴虚火旺和肺热气喘者应避免使用。

    2025-01-25 38
  • 使君子-传统中药详解与应用 中药百科

    使君子-传统中药详解与应用

    使君子为使君子科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,主要产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四川等地。性味甘温,归脾、胃经,具有杀虫消积的功效。可用于治疗蛔虫病、蛲虫病及小儿疳疾。用法为煎服,9~12g,或取仁炒香嚼服,6~9g。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大量服用以免引起呃逆、眩晕、呕吐等反应,忌与热茶同服。现代研究表明其含使君子酸钾等成分,具有抗寄生虫和抑真菌作用。临床应用广泛,如治疗蛔虫病、蛲虫病等。

    2025-01-25 36
  • 金雀根-补气利尿活血的草药宝典 中药百科

    金雀根-补气利尿活血的草药宝典

    金雀根,又称白心皮、阳雀花根,是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,主要产自浙江、江苏等地。味甘,性微温,归肺、脾二经。具有补气、利尿、活血、止痛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体虚乏力、浮肿、跌打损伤、风湿痹痛等。煎服每次10-20克,全年可采收,多在夏末秋初。研究表明,其醇提取物有降压作用。临床应用广泛,包括治疗白带、高血压、经血不调等。

    2025-01-25 35
  • 白木耳-滋阴润肺的天然滋补品 中药百科

    白木耳-滋阴润肺的天然滋补品

    白木耳,又称白耳子,是银耳科植物的子实体,主要产自四川、贵州等地。性味甘淡,平和,具有滋阴润肺、养胃生津的功效,适用于虚劳咳嗽、痰中带血、虚热口渴等症状。通常用作煎汤内服,每次1~3钱。其化学成分包括约10%的蛋白质和65%左右的碳水化合物。优质白木耳干燥、色浅、花朵大、重量轻、有光泽、胶质厚实。

    2025-01-25 32
  • 百舌鸟-补气益血的传统良药 中药百科

    百舌鸟-补气益血的传统良药

    百舌鸟,又称反舌、反舌鸟等,为鹟科动物黑鸫的肉。分布于中国多个省份,如甘肃、新疆、江苏、浙江等地。其性味甘、咸,平,归胃经,具有补气益血、杀虫止痛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血虚头晕、小儿语迟、虫积胃痛等。用法为炙食或炖汤,每次30-50克,或研粉5克。百舌鸟栖息于草地和园圃,主要以昆虫为食。

    2025-01-25 31